达拉非尼可联合曲美替尼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我们知道黑色素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肿瘤,对患者的危害很大,死亡率也很高。因此,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是治疗黑色素瘤常用的一种方案。那么,对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效果怎么样呢?下面,跟随海得康达拉非尼直邮一起来看看吧。
达拉非尼 + 曲美替尼组合 对 转移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癌症。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称,美国2010年有6.81万例新诊断黑色素瘤患者,约有8700人死于这一疾病。晚期黑色素瘤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没有一种药物曾证实能够延长患者生命。前所未有的治疗黑色素瘤两药组合配方已获得美国FDA批准。美国FDA通过加速审批程序批准dabrafenib(达拉菲尼,商品名:Tafinlar)与trametinib(曲美替尼,商品名:Mekinist)组合配方。两者均由葛兰素史克公司销售,去年分别被批准单药治疗转移性或不能手术切除的黑色素瘤,与一种诊断测试“伴侣”同时获准。这项批准适用于以诊断“伴侣”确定的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患者。至少有一半新诊断黑色素瘤有这些突变中的一种。
Dabrafenib主要抑制BRAF V600E,而trametinib是一种MEK抑制剂,针对V600E和V600K。获准的依据在于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期试验,将这两种药物联用与单独dabrafenib治疗进行比较。根据研究者评估,组合治疗总体应答率74%;dabrafenib单药为54%,中位应答(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10.5个月和5.6个月。黑色素瘤是一种由异常黑素细胞过度增生引发的常见皮肤肿瘤,一般白种人的发病率较黑种人高。
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虽属黑色素瘤低发区,但近年发病率不断上升,年均增长率为3%~5%,成为目前国内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无法通过手术摘除的黑色素瘤患者中,用小分子靶向药物狙击黑色素瘤逐渐成为社会共识。2013年5月,葛兰素史克的抗黑色素瘤新药达拉非尼(Dabrafenib)获得FDA批准,商品名为Tafinlar。9月2日,该药获得欧盟委员会(EC)批准。达拉非尼是FDA继维罗非尼(vemurafenib)、易普利单抗(ipilimumab)后批准的第3个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药物。2013年5月,葛兰素史克开发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抑制剂曲美替尼(Trametinib)也获得FDA批准,商品名为Mekinist,临床用于晚期(转移性)或无法通过手术摘除的黑色素瘤。近期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研究,在初治的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对比了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与维罗非尼单独治疗的疗效。
研究背景已经证实,BRAF抑制剂维罗非尼(vemurafenib)和达拉非尼(dabrafenib)单独用于初治的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有效。达拉非尼联合MEK抑制剂曲美替尼(trametinib)对比达拉非尼单独治疗疗效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该类患者,联合用药能提高抗肿瘤活性。研究内容在这项开放标签的,3期随机试验中,共纳入了704位有BRAF V600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将他们随机分配接受达拉非尼(150mg,每天两次)与曲美替尼(每天一次)联合治疗,或口服维罗非尼(960mg,每天两次)作为一线治疗。研究的首要终点为总生存。在发生了预计事件总数的77%之后进行了预先计划的期中总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12个月总生存率是72%(95% 置信区间[CI], 67 to 77),维罗非尼组为65%(95% CI, 59 to 70),(联合治疗组死亡的风险比为0.69; 95% CI, 0.53 to 0.89; P=0.005)。
该研究已经超过了之前预定的终止界限,在2014年的7月份停止以计算疗效。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是11.4个月,维罗非尼组为7.3个月(风险比, 0.56; 95% CI, 0.46 to 0.69; P<0.001)。联合用药组的客观缓解率为64%,维罗非尼组为51% (P<0.001)。两组间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和研究药物停用发生率相似。联合用药组皮肤鳞状细胞癌和角化棘皮瘤的发生率为1%,维罗非尼组的发生率为18%。结论与维罗非尼单独治疗相比,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初治的BRAF V600E突变或V600K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同时对于总体毒性没有增加。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知道,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有很不错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而且总体毒性没有增加。因此,是黑色素瘤患者不错的选择。
达拉非尼在全球多个国家已上市,海外药品上市情况,海外原研药/仿制药价格等,欢迎咨询海得康。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海得康不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海德康海外医疗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原创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
科创十四街99号33幢D座7层703室
咨询热线:400-001-9763
Copyright @ 2017 北京海得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2016-0106
免责声明:本网站展示的医药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疾病治疗和用药细节请务必咨询医生和药师,海得康不承担任何责任
京ICP备15058342号-15 工商执照注册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10105019927126